2023年11月14日我们迎来第17个联合国糖尿病日,今年的主题是”了解风险,了解应对”。糖尿病是失明、肾衰竭、心脏病发作、中风和下肢截肢的主要原因。联合国糖尿病日,由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糖尿病联盟于1991年共同发起,其宗旨是引起全球对糖尿病的警觉和醒悟。
预防糖尿病 病例病症
糖尿病是一种慢性、全身性、代谢性、进展性疾病
·血糖升高为特征
·是由胰岛素分泌缺陷和(或)作用障碍引起的糖、脂肪、蛋白质代谢紊乱
多尿
多尿是由于血糖过高,超过肾糖阈(8.89~10.0mmol/L),经肾小球滤出的葡萄糖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,形成渗透性利尿,血糖越高,尿糖排泄越多,尿量越多,24h尿量可达5000~10000ml,但老年人和有肾脏疾病者,肾糖阈增高,尿糖排泄障碍,在血糖轻中度增高时,多尿可不明显。
多食
多食的机制不十分清楚,多数学者倾向是葡萄糖利用率(进出组织细胞前后动静脉血中葡萄糖浓度差)降低所致,正常人空腹时动静脉血中葡萄糖浓度差缩小,刺激摄食中枢,产生饥饿感,摄食后血糖升高,动静脉血中浓度差加大(大于0.829mmoL/L),摄食中枢受抑制,饱腹中枢兴奋,摄食要求消失,然而糖尿病人由于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缺乏或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,组织摄取利用葡萄糖能力下降,虽然血糖处于高水平,但动静脉血中葡萄糖的浓度差很小,组织细胞实际上处于“饥饿状态”,从而刺激摄食中枢,引起饥饿,多食,另外,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,大量葡萄糖从尿中排泄,因此机体实际上处于半饥饿状态,能量缺乏亦引起食欲亢进。
多饮
主要由于高血糖使血浆渗透压明显增高,加之多尿,水分丢失过多,发生细胞内脱水,加重高血糖,使血浆渗透压进一步明显升高,刺激口渴中枢,导致口渴而多饮,多饮进一步加重多尿。
体重下降
糖尿病患者尽管食欲和食量正常,甚至增加,但体重下降,主要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,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产生能量,致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强,消耗过多,呈负氮平衡,体重逐渐下降,乃至出现消瘦,一旦糖尿病经合理的治疗,获得良好控制后,体重下降可控制,甚至有所回升,如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体重持续下降或明显消瘦,提示可能代谢控制不佳或合并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。
乏力
在糖尿病患者中亦是常见的,由于葡萄糖不能被完全氧化,即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和有效地释放出能量,同时组织失水,电解质失衡及负氮平衡等,因而感到全身乏力,精神萎靡。
预防糖尿病 其他症状
01视觉受损
高血糖对眼部组织和血管的损害可表现为视力下降、视物模糊,甚至可能出现重影或“飞蚊症”。
02皮肤瘙痒
体内长期的高糖环境会逐步损伤血管和神经,在皮肤部位就表现为皮肤瘙痒、疼痛或感觉异常。
03创伤愈合延迟
皮肤损伤或手术后伤口不易愈合,也更容易发生局部感染。
04小便泡沫增多(蛋白尿)
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下,肾脏的基本结构同样会遭到破坏,由于通透性上升,体内的蛋白质就会发生渗漏,随小便大量排除体外。
05免疫功能下降
总体来看,糖尿病患者对外界感染的抵抗力下降,例如新冠肺炎患者中合并糖尿病的比例就较高。
预防糖尿病 预防措施
01健康饮食
通过均衡饮食和适度运动,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内。合理摄入各种营养素,减少高糖、高脂肪和高盐食物的摄入量,增加蔬菜、水果、全谷类和富含纤维的食物的摄入。
02适度运动
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,如快走、跑步、游泳等,快走、跑步、游泳等,都能有效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。
03定期体检
定期测量血糖水平,并关注自己是否出现多饮、多尿、乏力等糖尿病常见症状,及早发现糖尿病的迹象有助于及时采取治疗措施,预防并发症的进一步发展。
预防糖尿病 外出吃饭注意事项
相信糖友们在家都会好好吃饭,有意识地控制血糖水平。但如果外出吃饭,菜肴的烹饪不由自己,恐怕容易“踩坑”,不妨记住几个注意事项:
1.避免食用勾芡的食物。
2.鸡鸭等皮上含油较多的肉类,去皮后食用。
3.加工过不明原料的食物,不要食用,如鱼丸、火腿等。
4.带馅的食物谨慎食用。
5.较油的菜,去掉上边的油,再食用。
6.芝麻酱、沙拉酱等热量较高,不要食用。
7.喝酒要有讲究:
①每次饮酒量:啤酒<400毫升,干葡萄酒<150毫升,白酒<45毫升;
②每次选择其中一种,每周不超过2次;
③饮酒后,主食要相应减少;
④不能空腹饮酒。
预防糖尿病 医生介绍
张杨,肾病内分泌科主治医师,毕业于泸州医学院(现西南医科大学)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,优秀学科带头人,内分泌学专业委员会委员。曾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、消化内科进修学习。擅长于内分泌科常见病、多发病如糖尿病、甲亢、甲减、痛风、骨质疏松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及危急重症病人的抢救治疗。
科室:肾病内分泌科(内四科)
坐诊时间及地点:每周二、四、六西区门诊二楼肾病内分泌科